首页

北京毒蝎女王

时间:2025-05-29 13:25:48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13503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严查3·15晚会曝光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显然,菲律宾在仁爱礁长期驻扎军事人员和修复“马德雷山”号的做法公然改变现状,严重违背了宣言精神,不仅无法促进争端有效解决,反而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

“家乡民众人人能歌善舞,祖父和父亲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回忆说,祖父和父亲常带着她去各乡镇表演鹰舞。非演出日,祖父常在家中小院里吹奏鹰笛,奶奶则翩翩起舞。她则观察、研究鹰的飞翔姿势。

江苏无锡: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素质”,在绿水青山间书写“青绿”答卷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偿。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能否合理使用,直接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将更多药物纳入报销名录,不断优化报销流程,出发点本是保障因工伤致疾致残群体的利益,如今却被个别人“偷吃偷拿”,制度漏洞带来“温差”,自然令人愤懑。

进度过四成!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

加强对原创性贡献实践逻辑的把握。实践是理论之源,原创性贡献是为解决实践之需、谋人民之福服务的,是在总结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是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对原创性贡献的学理化研究,不应是单纯的思维推理,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和巨大成就进行具体分析,把握原创性贡献的实践逻辑。

香港大学教授李成:要找到应对机制,避免人工智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是夯实技术策源基础。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要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的联动模式,既要沿着“基础理论创新—工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商品产业转化”的路径,从理论突破开始,相继把基础理论变成工程图纸、实验室样品、小试中试产品再到大规模产业化的商品,又要沿着“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设计—商品产业转化”的路径,让市场需求倒逼技术攻关进而催生未来产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